三迭纪提交中国首款3D打印药物T20j(阿哌沙班片)上市申请
三迭纪提交T20j(阿哌沙班片)上市申请,这是中国首款3D打印药物。申报紧随全国首张3D打印药品生产许可,并凸显与礼来、勃林格殷格翰、默克、BioNTech的全球合作。
三迭纪(Triastek) 已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(CDE)提交 T20j(阿哌沙班片) 新药上市申请,成为 中国首个申报上市的3D打印药物。此前,该公司刚获得 全国首张专门针对3D打印药品的生产许可证,覆盖江宁生产基地,年产能可达3亿片。
T20j:三迭纪MED平台首个商业候选药物
- 药物: 阿哌沙班(口服抗凝药,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的治疗和预防)。
- 技术: 采用三迭纪自主研发的 熔融挤出沉积(MED)3D打印工艺。
- 开发: 在申报前已完成工艺验证和生物等效性(BE)试验。
- 意义: 有望成为中国首个上市的3D打印药物,也距离 美国FDA 2015年批准的Aprecia Spritam®(左乙拉西坦) 已有十年,该药至今仍是美国唯一获批的3D打印药物。
为何美国自2015年后3D打印药物发展受限:
尽管Spritam获批,但美国后续3D打印药物数量有限,原因包括:
- 差异化有限: Spritam主要解决高剂量左乙拉西坦服用困难的问题,而非更广泛的控释或靶向递送需求。
- 制造与规模受限: 粉末喷射打印需逐层沉积和干燥,批量生产速度慢且成本高。
- 监管不确定: FDA当时缺乏针对3D打印药物的明确指导,增加了开发风险。
- 行业生态有限: 缺乏合作伙伴和广泛验证,使技术应用停留在单一产品层面。
相比之下,三迭纪的MED平台 通过连续挤出打印、灵活释放设计及全球药企合作,有望打破这些限制,使3D打印口服药物成为更广泛的商业现实。
3D打印药物管线
三迭纪正在推进一系列3D打印口服药物,着重 优化释放曲线和提升患者依从性:
- T21(托法替布缓释片) – 针对结肠的控释递送,用于炎症性肠病。
- T19(托法替布延迟释放片) – 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生物钟释放系统,血药浓度在晨起症状最严重时达到峰值。
- T22(利奥西呱胃滞留缓释胶囊) – 由每日三次优化为每日一次,提高用药便利性。
- D23(布地奈德迟释片) – 精准递送至回肠,实现最佳疗效。
- T24(雷美替胺双释片) – 通过微结构调释覆盖睡眠全周期,同时改善入睡和维持问题。
全球合作
三迭纪已将自身定位为 多国药企的3D打印平台合作伙伴:
- 礼来(Eli Lilly) – 胃肠道靶向口服递送合作。
- 勃林格殷格翰(Boehringer Ingelheim) – 原型与制剂开发合作,采用3DFbD®平台。
- 默克KGaA – 探索差异化口服产品的战略合作。
- BioNTech – 2024年开展3D打印口服RNA药物研发合作及平台许可。
- 西门子(Siemens) – GMP级生产数字化与自动化合作。
这些合作显示,全球药企对 精准口服递送及复杂制剂创新 的兴趣正在增长,传统制剂无法解决的难题推动3D打印技术被关注。
监管背景
- 中国: 2025年9月获首张3D打印药品生产许可,显示NMPA已准备好评估3D打印药物,为国内创新药上市提供通路。
- 美国: 至今仅Spritam获FDA批准。三迭纪已获多项 FDA IND批准(如胃滞留与生物钟控释候选药),尚未提交NDA。
展望
若T20j获批,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个监管市场商业化3D打印药物,三迭纪也将成为 国内先行者 与 新一代口服递送系统的全球合作伙伴。
参考
- CDE公告、三迭纪官方新闻稿、南京日报报道
- 美国FDA Spritam获批历史
- 三迭纪全球合作披露(礼来、勃林格殷格翰、默克KGaA、BioNTech、西门子)